2018中国(新余)七夕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市会展中心举行

8月16日上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余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18中国(新余)七夕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市会展中心举行。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市委副书记、市长犹王莹,省文联主席叶青,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力根出席研讨会。研讨会指出,要持续深挖七夕传统文化内涵,让整个世界聆听新余走向浪漫的声音。

  

       刘华在致辞中说,新余是中国民协命名的“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今年6月,《中国艺术报》发表了回顾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的文章,把新余作为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民间文艺之乡品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范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新余着力打造名副其实的“七仙女传说之乡”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工作充分发挥了民间文化的社会功用,有力地促进了新余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七夕文化在新余大放异彩,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刘华指出,传统节日经营着凝聚人心、催人进取的精神氛围,是播种道德、催生良好风习的最好时节。七夕文化,作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蕴含着向往自然和谐、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的价值理念,还凝聚着渴望智慧、追求工巧、激励创造等等精神崇尚。要深入研究和阐释七夕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探讨如何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方针以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探索七夕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的新模式,充分运用七夕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七夕文化,促进民间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

  

       犹王莹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各界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与会嘉宾长期以来对新余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以“七色大美”简要介绍新余的市情。

  

       犹王莹指出,新余与七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1600多年前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在《搜神记》记载着“毛衣女下凡传说”,经过科学论证,2015年,中国民协正式授予我市“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的荣誉称号。为了使仙女文化和七夕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弘扬,丰富我国民间传统文学内涵,擦亮七夕文化品牌,2016年、2017年我市连续两年会同中国民协举办了中国(新余)七夕文化高峰论坛,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专门研究七夕文化的专家学者来到我市设坛论剑,并公开出版了《讲好七仙女故事》一书;创造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技艺和“仙女下凡”传说贯穿于整个中国洞都旅游观光全过程,丰富了景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我国罕见的姻缘文化主题洞群旅游区。

  

       犹王莹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多到新余来,走一走,看一看,帮助我市进一步挖掘、保护和传承好七夕这张宝贵的城市文化名片。我市将提炼总结好此次研讨成果,扎实做好后续文化研究推广工作,进一步延伸和丰富七夕文化内涵,持续推动七夕文化在新余开花结果。

  

      叶青说,七夕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我们要借助传统节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柔性化、生活化、人性化,让人们可感知、有认同、能践行,从而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专家学者能为我们提供更为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并合理利用发展的思路,更为深入地挖掘七夕节的当代意义,让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与当代人的生活更加贴近,也为进一步提升“七仙女传说之乡”的广泛影响,提供来自学术与理论层面的有力支撑。

 

   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亚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宪昭,江西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著名学者陈东有,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院长、江西省民协顾问王东林,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编剧、市仙女文化研究会专家刘忠诚围绕七夕民俗文化主题作了主旨发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超杰,副市长陈文华,市政协副主席孔祥筛,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汪玉奇,江西日报社原总编辑彭春兰,江西出版集团原董事长周文,市仙女文化研究会会长涂绪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网、香港卫视、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共100多人参加会议。

 

声明:

1.会猫网欢迎用户积极投稿,会猫网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鉴别或有疏漏,如果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会猫网立场。

2.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ID: zhanhuimao)。

全部评论 (0)